上無片瓦遮身,下無立錐之地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,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
基本解釋形容一無所有,貧困到了極點。
出處清·張南莊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,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賣來喂了指頭,弄得上無片瓦遮身,下無立錐之地,只得仍縮在娘身邊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上無片瓦遮身,下無立錐之地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上無片瓦遮身,下無立錐之地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初出茅廬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揮如意笑談中,直須驚破曹公膽,初出茅廬第一功。” |
改過遷善 |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。” |
二百五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83回:“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” 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異于牛后?” |
支支吾吾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我既這等苦苦相問,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,怎么問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 |
旁若無人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刺客列傳》:“高漸離擊筑,荊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樂也,已而相泣,旁若無人者。” |
反哺之私 | 晉 成公綏《烏賦》:“雛既壯而能飛兮,乃銜食而反哺。” |
反求諸己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發,發而不中,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。”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