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圣棄知的成語故事

拼音jué shèng qì zhī
基本解釋絕:斷絕;圣:智慧;棄:舍去,拋開;知:通“智”,智慧。指摒棄聰明智巧,回歸天真純樸。
出處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胠篋》:“故絕圣棄知,大盜乃止,擿玉毀珠,小盜不起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絕圣棄知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絕圣棄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龍飛鳳舞 | 宋 蘇軾《表忠觀碑》:“天目之山,苕水出焉,龍飛鳳舞,萃于臨安。” |
謹小慎微 | 漢 劉安《淮南子 人間訓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動不失時?!?/td> |
謳功頌德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?!?/td> |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學記》:“是故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強也?!?/td> |
力小任重 |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不及矣。” |
發綜指示 |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夫獵,追殺獸兔者狗也,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。” |
野心勃勃 |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:“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?!?/td> |
堂堂一表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灑家,堂堂一表,凜凜一軀,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,終不成只這般休了!” |
極重不反 | 清·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今《大學》之為圣經,已成極重不反之勢?!?/td> |
廢書而嘆 | 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太史公曰:余讀《孟子》書,至梁惠王問‘何以利吾國’,未嘗不廢書而嘆也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