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
基本解釋探:探測;安:怎么。不進老虎窩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
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呂蒙傳》:“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,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典故
三國時期,吳國大將呂蒙15歲時,偷偷地跟隨呂當隨軍打仗。呂當看見后立即大聲呵叱他要他回家,呂蒙就是不聽。戰(zhàn)后呂當回家告訴呂蒙的母親。呂母十分生氣要懲罰他,呂蒙說:“家里貧窮十分艱難,如果打仗立功就能得富貴,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說到貨物,我就沒有膽氣了。” |
失敗是成功之母 |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(zhàn)爭的戰(zhàn)略問題》:“經(jīng)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,失敗是成功之母。” |
難言之隱 | 清 錢謙益《跋留庵》:“錢氏少為黨魁,晚托禪悅,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。” |
反哺之私 | 晉 成公綏《烏賦》:“雛既壯而能飛兮,乃銜食而反哺。” |
離經(jīng)辨志 | 《禮記·學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(jīng)辨志,三年視敬業(yè)樂群,五年視博習親師,七年視論學取友,謂之小成。” |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第一折:“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,若有些兒好歹,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。” |
將計就計 | 元 李文蔚《張子房圯橋進履》:“將計就計,不好則說是好。” |
信及豚魚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魚吉。信及豚魚也。” |
費盡心機 | 宋 戴復古《石屏集 論詩絕句》:“有時勿得驚人句,費盡心機做不成。” |
暮史朝經(jīng) | 元·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小圣在生之日,螢窗雪案,暮史朝經(jīng)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