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斷后聞的成語故事

拼音xiān duàn hòu wén
基本解釋謂先處理后奏聞。
出處《北史·宇文護傳》:“護第屯兵禁衛,盛于宮闕,事無巨細,皆先斷后聞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先斷后聞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先斷后聞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輕歌曼舞 | 《群音類選 玉如意記 賞月登仙》:“助人間才子佳人興,輕歌慢舞,任星移斗橫。” |
假公濟私 |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濟私,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!” |
惡衣惡食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?!?/td> |
心里有鬼 | 莫應豐《將軍吟》第28章:“你這個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?!?/td> |
自強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 |
勞民傷財 | 《元史 李元禮傳》:“而又勞民傷財,以奉土木?!?/td> |
空費詞說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三:“仆有一計,于兄甚便。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,未必能行,使仆空費詞說耳!” |
不攻自破 | 唐 顧德章《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》:“是有都立廟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?!?/td> |
角巾素服 | |
暴取豪奪 | 宋 蘇軾《策斷上》:“國用不足,則加賦于民,加賦而不已,則凡暴取豪奪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