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疆載質(zhì)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ū jiāng zài zhì
基本解釋疆:邊疆;質(zhì):同“贄”,古代初次見面的禮物。指帶著見面禮到國外去。比喻出賣民族利益,投靠外國。
出處戰(zhàn)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孔子三月無君,則皇皇如也,出疆必載質(zhì)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出疆載質(zhì)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出疆載質(zhì)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抽薪止沸 | 北齊 魏收《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 |
心灰意懶 | 元 喬吉《玉交枝 閑適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懶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 |
高屋建瓴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(jì)》:“地勢便利,其以下兵于諸侯,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 |
以權(quán)謀私 | 鄧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紀(jì)律才能團(tuán)結(jié)起來》:“有的黨政機(jī)關(guān)設(shè)了許多公司,把國家撥的經(jīng)費(fèi)拿去做生意,以權(quán)謀私,化公為私。” |
河魚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魚腹疾,奈何?” |
損人不利己 | 魯迅《書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對的。” |
奇才異能 | 唐 吳兢《貞觀政要 擇宮》:“臣愚豈敢不盡情,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。” |
不分青紅皂白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。” |
爭先恐后 | 明 屠勛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》:“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。” |
仁義道德 | 唐·韓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,孰從而聽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