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家活計(jì)的成語故事

拼音xiè jiā huó jì
基本解釋南朝宋詩人謝靈運(yùn)與從弟謝惠連俱以詩文著稱,見《宋書·謝惠連傳》。后遂以“謝家活計(jì)”喻指賦詩。
出處南朝宋詩人謝靈運(yùn)與從弟謝惠連俱以詩文著稱,見《宋書·謝惠連傳》。
謝家活計(jì)的典故
南屏僧凈慈在明中講經(jīng),聽眾如云。他善于詩畫,畫筆雅近井西老人,他的五言詩做得很好,人們稱不愧為高人吐屬。他在58歲圓寂前自做偈詩:“五十八年一報(bào)周,謝家活計(jì)霎時(shí)收。披蓑赤腳千峰去,不問蘆塘舊釣舟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謝家活計(jì)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后繼有人 | 艾蕪《鞍鋼呵,我回來了》:“這是后繼有人,令人喜悅不止。” |
卬首信眉 | 《漢書 司馬遷傳》:“今已專職形為埽除之隸,在阘茸之中,乃欲卬首信眉,論列是非,不亦輕朝廷,羞當(dāng)世之士邪!” |
噓寒問暖 | 冰心《關(guān)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》:“孩子們安靜聽話,太太笑臉相迎,噓寒問暖。” |
夸大其詞 | 《宋史 王祖道傳》:“蔡京開邊,祖道欲乘時(shí)徼富貴,誘王江酋、楊晟免等使納士,夸大其辭。” |
體恤入微 | 鄭觀應(yīng)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國特設(shè)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產(chǎn)后一切要癥,必須明白透澈,體恤入微。” |
浪費(fèi)筆墨 | 老舍《多鼠齋雜談》:“他便也只會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費(fèi)筆墨,攻擊別人,且自鳴得意。” |
取而代之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秦始皇帝游會稽,渡浙江,梁與籍俱觀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 |
學(xué)而不厭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默而識之,學(xué)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 |
暴取豪奪 | 宋 蘇軾《策斷上》:“國用不足,則加賦于民,加賦而不已,則凡暴取豪奪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。” |
雄心壯志 | 宋 歐陽修《蘇才翁挽詩二首》:“柳岸撫柩送歸船,雄心壯志兩崢嶸,誰謂中年志不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