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貌不揚的成語故事

拼音qí mào bù yáng
基本解釋其:他的;不揚:不出眾。指人的外貌不漂亮。也形容器物不美觀。
出處唐 裴度《自題寫真贊》:“爾才不長,爾貌不揚,胡為將,胡為相?”
其貌不揚的典故
公元866年,32歲的皮日休去京城長安考進士,由于他不愿奉承權貴,結果沒考上。第二年他又進京應試,主考官禮部侍郎鄭愚很欣賞他的文章,還沒發榜就叫他到府上,見他其貌不揚,眼睛不對稱就譏笑他,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譏回敬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其貌不揚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海內存知已,天涯若比鄰 | 唐·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與君離別意;同是宦游人。海內存知己;天涯若比鄰。” |
個人主義 | 毛澤東《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》:“這是小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表現。” |
想望豐采 | 《明史·馮琦傳》:“數陳讜論,中外想望豐采,帝亦深眷倚。” |
走馬觀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 |
四書五經 | 漢 班固《白虎通 五經》:“五經何謂?謂《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著有《四書集注》。 |
天昏地暗 |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” |
萬無一失 | 漢 枚乘《七發》:“孔老覽觀,孟子持籌而算之,萬不失一。” |
鋪天蓋地 | 宋 釋惟白《續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》:“問:‘如何是和尚家風?’師曰:‘遮天蓋地。’” |
神采奕奕 | 明 沈德符《野獲編 玩具》:“細視良久,則筆意透出絹外,神采奕奕。” |
倒冠落佩 | 唐·杜牧《晚晴賦》:“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