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網羅鉗的成語故事

拼音jí wǎng luó qián
基本解釋唐天寶初,李林甫為相,任酷吏吉溫、羅希奭為御史。吉羅承李旨意,誣陷異己,制造冤獄,時稱“羅鉗吉網”。事見《舊唐書·酷吏傳下·羅希奭》。后因以“吉網羅鉗”比喻酷吏朋比為奸,陷害無辜。
出處唐天寶初,李林甫為相,任酷吏吉溫、羅希奭為御史。吉羅承李旨意,誣陷異己,制造冤獄,時稱“羅鉗吉網”。事見《舊唐書·酷吏傳下·羅希奭》。
吉網羅鉗的典故
唐玄宗時期,酷吏吉溫與羅希奭善于拍馬奉承,得到右丞相李林甫的賞識,讓他們掌管刑獄,他們兩人辦案均根據李林甫的旨意行事,搞“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”,幫助李林甫排斥與打擊異己,落入他們手中如同被鉗夾住或落入網中一樣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吉網羅鉗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短褐不全 | 唐·盧照鄰《對蜀父老問》:“藜羹不厭,短褐不全,庸非貧賤乎?” |
歌鶯舞燕 | 宋·蘇軾《錦被亭》詞:“煙紅露綠曉風香,燕舞鶯啼春日長。” |
所作所為 | 明 李贄《答周西巖書》:“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,皆是誰主張乎?” |
人心歸向 | 《晉書·熊遠傳》:“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” |
頓挫抑揚 | 宋 魏慶之《詩人玉屑 靖節 休齋論〈歸去來辭〉》:“陶淵明罷彭澤令,賦《歸去來》,而自命曰辭。迨今人歌之,頓挫抑揚,自協聲律,蓋其詞高甚。” |
玉卮無當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,有瓦卮而有當,君渴將何以飲?” |
鐵面無私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5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作個‘監社御史’,鐵面無私才好。” |
反老還童 | 清 翟灝《通俗編 識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長樂無極老復丁’即《參同契》所云老翁復丁壯也,今變之曰反老還童。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