駟馬高車的成語故事

拼音sì mǎ gāo chē
基本解釋駟馬:一車所駕的四匹馬。套著四匹馬的高蓋車。舊時形容有權(quán)勢的人出行時的闊綽場面。也形容顯達富貴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于定國傳》:“少高大閭門,令容駟馬高蓋車。”
駟馬高車的典故
西漢時期,東漢郡獄吏于公為人清正廉明,執(zhí)法公正無私,他堅持為郡內(nèi)孝婦鳴冤叫屈,終于在新任太守手中為她平反昭雪,老百姓為他建生祠,把門建得可以讓駟馬高車通過。他的兒子于定國后來官至廷尉,于家門庭更加榮耀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駟馬高車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肝髓流野 | 《舊唐書·蕭瑀傳》:“上奔播六年,中原之人,與賊肝髓流野,得復宗廟,遺老殘民聞輿馬音,流涕相歡。” |
節(jié)用裕民 | 荀況《荀子 富國》:“足國之道,節(jié)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 |
著手回春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,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。” |
鼠憑社貴 | 南朝 梁 沈約《恩幸傳論》:“曾不知鼠憑社貴,狐藉虎威,外無逼主之嫌。” |
誅求無度 | 《舊唐書·于頔傳》:“擅興全師,僭為正樂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殺戮不辜,誅求無度,臣故定謚為厲。”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以權(quán)謀私 | 鄧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(jié)起來》:“有的黨政機關(guān)設(shè)了許多公司,把國家撥的經(jīng)費拿去做生意,以權(quán)謀私,化公為私。” |
推三阻四 | 元 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這事情應(yīng)難、應(yīng)難造次。” |
沒里沒外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,不與大人爭光,憑他生的怎樣,也是該打死的。” |
反治其身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