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罪圖功的成語故事

拼音dài zuì tú gōng
基本解釋戴罪:身負重責;圖:謀取。指有罪之人立功,爭取減免罪行。
出處《明史·馬芳傳》:“帝令察廣堪辦賊,許戴罪圖功,否即以賜劍從事。”
戴罪圖功的典故
明朝時期,農民起義不斷,社會動蕩不安,皇室風雨飄搖。馬芳東征西剿,升到甘肅總兵,他率軍鎮壓了甘肅大規模的回民起義。督師孫傳庭要調動馬芳的軍隊,馬芳不予理睬。孫傳庭上奏皇帝彈劾他。崇禎允許他戴罪圖功,以觀后效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戴罪圖功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慘不忍睹 | 清 黃小配《洪秀全演義》:“尸首堆積,慘不忍睹。” |
憂喜交集 |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3回:“這是送上門的。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,過這村,就沒這店了。” |
形影相顧 | 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省之惋愕,不解所由,形影相顧,隕越無地。” |
窮途潦倒 | 傅抱石《<鄭板橋集>前言》:“他的一生,盡管夠得上是盤根錯節,窮途潦倒的一生。” |
鐵面無私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5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作個‘監社御史’,鐵面無私才好。” |
目不忍見 | 《廣東軍務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。” |
自命不凡 | 清 淮陰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:“婁縣沈童者,年甫冠,習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。” |
視死如歸 | 《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》:“三軍既成陣,使士視死如歸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呂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軍之士,視死如歸。” |
囚首垢面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上》:“莽侍疾,親嘗藥,亂首垢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