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山涉水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á shān shè shuǐ
基本解釋跋:翻山越嶺;涉:徒步過水。翻山越嶺;蹚水過河。形容走遠(yuǎn)路的艱苦。也作“跋山涉川”。
出處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 事實(shí)二》:“過家上冢,懇章盡得于哀榮;跋山涉川,之任敢辭于艱險(xiǎn)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跋山涉水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跋山涉水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親上作親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90回:“又聽見二奶奶說,寶玉的事,老太太總是要親上作親的,憑誰來說親,橫豎不中用。” |
浪跡江湖 |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跡江湖。”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。” |
結(jié)黨營(yíng)私 |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》:“宰相植黨營(yíng)私,孤負(fù)任使。” |
鼻青臉腫 |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44回:“這惡賊原想著是個(gè)暗算,趁著軍官作下揖去,不能防備,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。” |
以身試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明慎所職,毋以身試法。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佞幸列傳》:“竟不得名一錢,寄死人家。” |
貧賤不能移 | 戰(zhàn)國(guó)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 |
廢書而嘆 | 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太史公曰:余讀《孟子》書,至梁惠王問‘何以利吾國(guó)’,未嘗不廢書而嘆也。” |
半吊子 | 丁玲《我所認(rèn)識(shí)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卻說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種夸大,是不真實(shí)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