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側自安的成語故事

拼音fǎn cè zì ān
基本解釋反側:翻來覆去不能入睡,心神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。指安撫人心的措施很奏效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》:“光武不省,會諸將軍燒之,曰:‘令反側子自安。’”
反側自安的典故
東漢初年,光武帝劉秀率軍圍攻邯鄲城,攻破邯鄲后,殺死守將王郎。在收到的各種文書中,其中有許多與王郎交往密切的官吏上書毀謗的文書數千篇。光武帝很不高興,就率手下大將將這些文書全部燒掉,并說:“令反側子自安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反側自安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香銷玉沉 |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玉盆記》:“他怨悠悠香銷玉沉,亂紛紛碎滴珠囊逬,我難主憑蕭蕭兩鬢星。” |
仰屋著書 | 《梁書·南平元襄王偉傳》:“下官歷觀世人,多有不好歡樂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書。千秋萬歲,誰傳此者。” |
愛才如渴 | 清·葉燮《原詩·外篇上》:“嫉惡甚嚴,愛才若渴,此韓愈之面目也。” |
不費吹灰之力 | 清 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7回:“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,撫臺便這樣的信從,若替他辦那事,自不費吹灰之力。”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
倒冠落佩 | 唐·杜牧《晚晴賦》:“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。” |
永垂不朽 | 《魏書 高祖紀下》:“雖不足綱范萬度,永垂不朽,且可釋滯目前,厘整時務。” |
絆腳石 | 毛澤東《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》:“至于蔣介石呢,他消極抗戰,積極反共,是人民抗戰的絆腳石。” |
水中撈月 | 元 楊景賢《劉行道》三:“恰便似沙里淘金,石中取火,水中撈月。” |
赴湯蹈火 | 晉 稽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長而見羈,則狂顧頓纓,赴湯蹈火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