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馬之誠的成語故事

拼音quǎn mǎ zhī chéng
基本解釋比喻誠心實(shí)意。一般謙稱自己的誠意。
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(dòng)人,譬人之誠不能動(dòng)天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犬馬之誠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犬馬之誠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止戈為武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爾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為武。” |
小人得志 | 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為謝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 |
燈蛾撲火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7回:“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,倒來戲弄老娘!正是燈蛾撲火,惹焰燒身。” 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臣既已受命為將,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 |
心灰意懶 | 元 喬吉《玉交枝 閑適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懶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 |
催人淚下 |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八章:“實(shí)在是萬歲爺?shù)募牢拇呷藴I下,奴才們實(shí)在忍不住了……” |
滿山遍野 | 杜鵬程《保衛(wèi)延安》第二章:“他坐鎮(zhèn)延安,用紅藍(lán)鉛筆在地圖上亂畫,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!” |
當(dāng)仁不讓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衛(wèi)靈公》:“當(dāng)仁不讓于師。”朱熹集注:“當(dāng)仁,以仁為己任也。” |
喜新厭舊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,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