躬自菲薄的成語故事

拼音gōng zì fēi báo
基本解釋謂親身實行儉約。菲薄;微薄。
出處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文(漢文帝)又躬自菲薄,治致升平之德。”薛綜注:“躬自菲薄,謂儉約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躬自菲薄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躬自菲薄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胸?zé)o大志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36章:“至于回、革等人,實系凡庸之輩,胸?zé)o大志,三年來觀望風(fēng)色,動搖不前。” |
因材施教 | 《論語 為政》子游問孝、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:“子游能養(yǎng)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 |
敵眾我寡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,寡固不可以敵眾,弱固不可以敵強。” |
促膝談心 |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大郎置酒相待,促膝談心,甚是款洽。”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路宿于石門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?’” |
揚威耀武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三十五回:“揚威耀武顯神通,走石飛沙弄本事。” |
正人君子 | 《新唐書 張宿傳》:“宿怨執(zhí)政不與已,乃日肆讒甚,與皇甫镈相附離,多中傷正人君子。” |
讜言直聲 | 唐 白居易《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銘序》:“由校書郎拜左拾遺,不數(shù)月,讜言直聲動于朝廷。” |
風(fēng)和日麗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風(fēng)和日麗,眾多官員,都來祭奠。” |
祖?zhèn)髅胤?/a> |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他說涂上既能防凍又能治療,并說這是他祖?zhèn)髅胤健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