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迷心蕩的成語故事

拼音yǎn mí xīn dàng
基本解釋眼光迷亂,心神搖蕩。形容見到美色而不能自持的神情。
出處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5卷:“那院判一見了小娟,真?zhèn)€眼迷心蕩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眼迷心蕩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眼迷心蕩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金屋藏嬌 | 清 黃小配《廿載繁華夢(mèng)》第23回:“當(dāng)時(shí)佘老五戀著雁翎,周庸祐也戀著雁翎,各有金屋藏嬌之意。” |
驕生慣養(yǎng) | 胡樸安《中華全國(guó)風(fēng)物志 江蘇 吳縣之奇俗》:“富貴家之小孩,驕生慣養(yǎng),大半身體柔弱,時(shí)膺疾病。” |
不二法門 | 《維摩詰經(jīng) 入不二法門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無言無說,無示無識(shí),離諸問答,是為入不二法門。” |
首身分離 | 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頤,首身分離。” |
先聲奪人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軍志有之:先人有奪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 |
疙里疙瘩 | 清·郭小亭《濟(jì)公全傳》第五回:“滋著一臉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領(lǐng),腰系絲絳,疙里疙瘩,光著兩只腳,拖一雙破草鞋。” |
如法炮制 | 宋 釋曉瑩《羅湖野錄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書,明藥之體性,又須解如法炮制。” |
喔咿儒睨 | 戰(zhàn)國(guó)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 |
海底撈月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7卷:“先前的兩個(gè)轎夫,卻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無蹤,海中撈月,眼見得一個(gè)夫人送在別處去了。” |
正人君子 | 《新唐書 張宿傳》:“宿怨執(zhí)政不與已,乃日肆讒甚,與皇甫镈相附離,多中傷正人君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