緩帶輕裘的成語故事

拼音huǎn dài qīng qiú
基本解釋緩:寬松;裘:皮衣。輕暖的皮袍,寬松的腰帶。形容從容儒雅的風度。
出處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后梁均王貞明元年》:“明日,王緩帶輕裘而進,令張彥之卒擐甲執兵,翼馬而從。”
緩帶輕裘的典故
晉朝時期,羊祜字叔子,作為荊州軍隊主帥,經常身不披甲,穿著輕軟的裘皮大衣,坐著豪華的馬車,游山玩水,被人稱為“斯文主將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緩帶輕裘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打腫臉充胖子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腫臉充胖子,你還知道羞恥不?” |
漏洞百出 | 姚雪垠《<歧路燈>序》:“我們從《歧路燈》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種世俗人物,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 |
肝膽過人 | |
十全大補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85回:“只見一個醫生在那里和他診脈,開了脈案,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,便去了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
揚威耀武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三十五回:“揚威耀武顯神通,走石飛沙弄本事。” |
飛檐走壁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6回:“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。” |
吃不了兜著走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3回:“不可拿進園去,叫人知道了,我就‘吃不了兜著走’了。” |
光前啟后 | 明·王九思《繡停針·壽康對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鳳毛麟角,光前啟后。” |
室徒四壁 | 《魏書·陽固傳》:“居官清潔,家無余財,終歿之日,室徒四壁,無以供喪,親故為其棺斂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