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死不悟的成語故事

拼音zhì sǐ bù wù
基本解釋到死都不覺悟。形容頑固不化。悟:醒悟。
出處晉 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求乞福愿,冀其必得,至死不悟,不亦哀哉?”
至死不悟的典故
很久以前深山里的一個獵人捉到一只小鹿,就帶回家里喂養,家中的獵狗對它垂涎三尺,但獵人訓練它們友好相處,小鹿把獵狗當成自己的同伴。一天小鹿看到外邊有很多獵狗就出去與它們玩,結果被咬死??上÷怪了酪膊恢朗窃趺此赖摹?/p>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至死不悟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醋海翻波 | |
紙老虎 |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94回:“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,望之若真,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,決不能持于久遠?!?/td> |
大名鼎鼎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4回:“你一到京打聽人家,像他這樣大名鼎鼎,還怕有不曉得的?!?/td> |
老馬識途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說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馬而隨之。遂得道。” |
章甫薦履 | 《文選 賈誼<吊屈原文>》:“章甫薦履,漸不可久兮?!?/td> |
順口溜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間有些頂門杠!” |
起兵動眾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華敷傳》:“不可以興土功,不可以會諸侯,不可以起兵動眾,舉大事,必有大殃。” |
不僧不俗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時沒眼色,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,豈不誤了終身?” |
肝膽過人 | |
推三阻四 | 元 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這事情應難、應難造次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