蔑倫悖理的成語故事

拼音miè lún bèi lǐ
基本解釋指違背道德和倫理。
出處明 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14回:“備聞襄公淫妹之事,默然自嘆:‘似此蔑倫悖理,禽獸不如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蔑倫悖理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蔑倫悖理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抽薪止沸 | 北齊 魏收《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 |
顛沛流離 | 宋 張世南《游宦紀聞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,保有之難也,而共振顯之。”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宋 陸游《游山西村》詩: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|
草菅人命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,千萬不要草菅人命,視同兒戲!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韓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強之間,而不知為備。”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田單列傳》:“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。齊王不聽吾諫,故退而耕子野。” |
花言巧語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謂花言巧語,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 |
將寡兵微 | 元·無名氏《黃鶴樓》第三折:“然劉備將寡兵微,我則彼立劉朝,復興漢世,非小官之能。” |
今是昨非 | 晉 陶潛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” |
胡子拉碴 | 老舍《駱駝祥子》:“說得非常的溫柔親切,絕不像是由那個胡子拉碴的口中說出來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