徹上徹下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è shàng chè xià
基本解釋徹:貫通。貫通上下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居處恭,執(zhí)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”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顥曰:“夫徹上徹下語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徹上徹下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徹上徹下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閎意妙指 | 清·龔自珍《六經(jīng)正名》:“《孝經(jīng)》者,曾子以后,支流苗裔之書,平易泛濫,無大疵,無閎意妙指,如置之二戴所錄中,與《坊記》、《緇衣》、《孔子閑居》、《曾子天圓》比,非《中庸》、《祭義》、《禮運(yùn)》之倫也。” |
一手遮天 | 唐 曹鄴《讀李斯傳》詩:“難將一人手,掩得天下目。” |
混淆是非 | 清 陶曾佑《論文學(xué)之勢力及其關(guān)系》:“錮蔽見聞,淆混是非。” |
合浦珠還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循吏傳 孟嘗》:“(合浦)郡不產(chǎn)谷實(shí),而海出珠寶,與交阯比境……嘗到官,革易前敝,求民病利。曾未逾歲,去珠復(fù)還,百姓皆反其業(yè)。” |
齊頭并進(jìn) | 周恩來《在上海科學(xué)技術(shù)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實(shí)事求是,循序前進(jìn),齊頭并進(jìn),迎頭趕上。” |
顧后瞻前 | 《封神演義》第五三回:“你往我來,遭著兵刃命隨傾;顧后瞻前,錯(cuò)了心神身不保。”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漏洞百出 | 姚雪垠《<歧路燈>序》:“我們從《歧路燈》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種世俗人物,同時(shí)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 |
年少無知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學(xué)瓊林》第二卷:“口尚乳臭,謂世人年少無知;三折其肱,謂醫(yī)士老成諳練。” |
簡明扼要 | 毛澤東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:“講話、演說、寫文章和寫決議案,都應(yīng)當(dāng)簡明扼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