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堵物的成語故事

拼音ē dǔ wù
基本解釋錢。
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規箴》:“夷甫晨起,見錢閡行,呼婢曰:‘舉卻阿堵物?!?/p>
晉朝時期,王衍一生從不談論錢或說“錢”字,他的妻子故意將錢放在房中,擋住他走路,想逼他說出一個“錢”字。誰知王衍看見了錢,因錢堵住走路,就教他妻子把阿堵物拿開,就是不說出一個“錢”字。
阿堵物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阿堵物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醋海翻波 | |
反求諸己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發,發而不中,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?!?/td> |
鑒影度形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02回:“這三人將籃子內物件,一齊擺出仔細瞧看,或者寸紙,或者只字,鑒影度形,一概俱無,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?!?/td> |
哀而不傷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?!?/td> |
動蕩不定 |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77章:“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,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。” |
不分青紅皂白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?!?/td> |
愛才如渴 | 清·葉燮《原詩·外篇上》:“嫉惡甚嚴,愛才若渴,此韓愈之面目也?!?/td> |
不費吹灰之力 | 清 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7回:“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,撫臺便這樣的信從,若替他辦那事,自不費吹灰之力?!?/td> |
色中餓鬼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5回:“一個字便是僧,兩個字是和尚,三個字鬼樂官,四字色中餓鬼。” |
作亂犯上 | 清·黃世仲《洪秀全演義》第21回:“智者稱為伐罪吊民,愚者即指為作亂犯上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