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蕩不羈的成語故事

拼音fàng dàng bù jī
基本解釋放蕩:不受約束或行為不檢點;羈:約束。形容行為放縱;不受約束。
出處晉 王隱《晉書 王長文傳》:“少以才學知名,而放蕩不羈,州府辟命皆不就。”
放蕩不羈的典故
晉朝時期,王長文自幼刻苦好學,性格孤僻,放蕩不羈,從不把州府的征召放在眼里。州里召他為別駕,他偷偷地出走。他閉門不出潛心寫字,他著書四卷《通玄經》。晉武帝時四川天旱,官府開倉借糧,他借了很多無法償還而惹官司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放蕩不羈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草衣木食 | 元 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,熬枯受淡?!?/td> |
大公無私 | 清 龔自珍《論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。” |
流離瑣尾 | 《詩經 邶風 旌丘》:“瑣兮尾兮,流離之子”。 |
撥云見日 |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第二折:“我投至的見了爺爺,就是撥云見日,昏鏡重磨?!?/td> |
老馬識途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說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?!朔爬像R而隨之。遂得道。” |
引鬼上門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吾本等好意,卻叫得‘引鬼上門’,我而今不便追究,只不理他罷了?!?/td> |
遁世離俗 | 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”漢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離俗,自擁石赴河,故言抗跡也。” |
漏洞百出 | 姚雪垠《<歧路燈>序》:“我們從《歧路燈》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種世俗人物,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?!?/td> |
天昏地暗 |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” |
安于現狀 | 王朝聞《論鳳姐》第11章:“這樣的夢境,與我那不安于現狀又不能改變現狀的生活實際有關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