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的成語故事

拼音jǐ suǒ bù yù,wù shī yú rén
基本解釋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給別人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衛(wèi)靈公》:“子曰:‘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’”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的典故
春秋時期,孔子的學(xué)生仲弓問孔子如何處世才能合乎仁道?孔子立即回答道:“一個人待人接物要嚴(yán)肅認(rèn)真對待,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,不論在朝在野都不要去發(fā)牢騷。”仲弓感謝道:“我雖遲鈍,但一定要牢記先生的話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度外之人 | 《三國志·魏志·楊阜傳》:“曹公有雄才遠略,決機無疑,法一而兵精,能用度外之人,所任各盡其力,必能濟大事者也。” |
骨肉分離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誰知死后纏綿,恩變成仇,害得我骨肉分離,死無葬身之地,我好苦也!我好恨也!” |
惜指失掌 | 《南史 阮佃夫傳》:“佃夫拂衣出戶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
仰屋著書 | 《梁書·南平元襄王偉傳》:“下官歷觀世人,多有不好歡樂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書。千秋萬歲,誰傳此者。” |
群龍無首 |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見群龍,無首,吉。” |
青云直上 | 南朝 齊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云而直上。” |
正人君子 | 《新唐書 張宿傳》:“宿怨執(zhí)政不與已,乃日肆讒甚,與皇甫镈相附離,多中傷正人君子。” |
塵外孤標(biāo) | 《舊唐書·杜審權(quán)傳》:“沖碎孕靈岳之秀,精明含列宿之光,塵外孤標(biāo),閑云獨步。” |
三三兩兩 | 南宋 郭茂倩《樂府詩集 清商曲辭四 嬌女詩》:“行不獨自去,三三兩兩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