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見棺材不下淚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xià lèi
基本解釋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。
出處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98回:“常言說得好,恨小非君子,無毒不丈夫。咱如今將理和他說,不見棺材不下淚,他必然不妥。”
不見棺材不下淚的典故
古代滑稽清才安鴻漸特別幽默與滑稽,他十分害怕老婆,他岳父病故,兩人前去吊唁,在路上他們就開始大哭。他老婆為人特別嚴格,見老公光哭而沒有眼淚,覺得奇怪問為什么?安鴻漸回答說用帕子擦了,其妻特別囑咐見了棺材一定要掉淚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見棺材不下淚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度日如歲 | 宋·周邦彥《霜葉飛》詞:“迢遞望極關山,波穿千里,度日如歲難到。” |
胸無大志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36章:“至于回、革等人,實系凡庸之輩,胸無大志,三年來觀望風色,動搖不前。” |
費盡心思 |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11回:“后儒牽強附會,費盡心思,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。” |
懸而未決 | 孫中山《救國之急務》:“已將一切問題決定,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,懸而未決。” |
金屋藏嬌 | 清 黃小配《廿載繁華夢》第23回:“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,周庸祐也戀著雁翎,各有金屋藏嬌之意。” |
犀牛望月 | 《關尹子 五鑒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識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 |
同心合力 | 《書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|
萬無一失 | 漢 枚乘《七發》:“孔老覽觀,孟子持籌而算之,萬不失一。” |
一哄而起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,一哄而起。”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清 蔣士銓《空谷香 虎窮》:“我一路何等勸你,你這樣人,不到黃河心不死,還說什么親戚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