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雁之間的成語故事

拼音mù yàn zhī jiān
基本解釋指處于有用和無用之間。比喻才能或水平中等。
出處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山木》:“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終其天年,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,先生將何處?”
木雁之間的典故
戰國時期,有人問大思想家莊周:昨日山中的樹木因為不能成材才得以終其天年,今日主人家里的大雁也因不成材而死,先生你感覺自己怎么樣呢?莊子笑著說:“我將處于材與不材之間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木雁之間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望塵莫及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趙咨傳》:“復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滎陽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咨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 |
一視同仁 | 唐 韓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,篤近而舉遠。” |
空穴來風 | 戰國 楚 宋玉《風賦》:“臣聞于師:‘枳句來巢,空穴來風。’” |
先聲奪人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軍志有之:先人有奪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 |
九霄云外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這七寶盒中,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。” |
苦口之藥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奮傳》:“夫良藥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達者能受之。” |
同心合力 | 《書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
親上成親 | 元·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,爭奈忒達地忒知根,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。” |
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