棟折榱崩的成語故事

拼音dòng zhé cuī bēng
基本解釋榱:椽子。正梁和椽子都?xì)牧恕1扔鳟?dāng)政的人倒臺(tái)或死去。
出處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棟折榱崩,僑將厭焉,敢不盡言。”
棟折榱崩的典故
晉朝時(shí)期,庾亮將要出逃,回頭向鐘雅交代自己走后的事,把朝廷重任深切地托付給他。鐘雅說:“棟折榱崩,誰之責(zé)邪?”庾亮說:“當(dāng)前的事,不容許再談?wù)摿耍銘?yīng)該期望取得收復(fù)京都的成效啊!”鐘雅說:“想足下不愧荀林父耳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棟折榱崩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月明如水 | 元·王實(shí)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折:“彩云何在,月明如水浸樓臺(tái)。” |
奔走相告 | 宋 張孝祥《壽芝頌代愡得居士上鄭漕》:“詔天下之日,淮民歡呼,奔走相告,自州達(dá)之縣。” |
二百五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83回:“原來他是一個(gè)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個(gè)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” |
付之一炬 | 唐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:“戍卒叫,函谷舉,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。” |
八斗之才 | 唐 李商隱《可嘆》詩:“宓妃愁坐芝田館,用盡陳王八斗才。” |
如法炮制 | 宋 釋曉瑩《羅湖野錄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書,明藥之體性,又須解如法炮制。” |
土木形骸 | 《晉書 嵇康傳》:“身長七尺八寸,美詞氣,有風(fēng)儀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飾。” |
營私舞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:“南洋兵船雖然不少,叵奈管帶……營私舞弊,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。” |
聊以自慰 | 漢 張衡《鴻賦序》:“余五十之年,忽焉已至,永言身事,慨然其多緒,乃為之賦,聊以自慰。” |
困而不學(xué) | 《論語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(xué)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(xué)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(xué),民斯為下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