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席分坐的成語故事

拼音gē xí fēn zuò
基本解釋席:坐席。把席割斷,分開坐。比喻朋友絕交。
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又嘗同席讀書,有乘軒冕過門者,寧讀書如故,歆廢書出看。寧割席分坐,曰: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
割席分坐的典故
漢朝末年,讀書人管寧與華歆從小在一起讀書,是非常要好的朋友。但兩人性格不一樣,管寧讀書刻苦,不貪慕富貴,華歆行事浮躁,羨慕榮華富貴,漸漸地管寧厭惡他,就把兩人共坐的席子割成兩半,分席而坐,從此兩人斷絕交情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割席分坐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金戈鐵馬 | 《新五代史 李襲吉傳》:“金戈鐵馬,蹂踐于明時。” |
經邦論道 | 《隋書 李穆傳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軒冕,經邦論道,自顧缺然。” |
驕生慣養 | 胡樸安《中華全國風物志 江蘇 吳縣之奇俗》:“富貴家之小孩,驕生慣養,大半身體柔弱,時膺疾病。” |
所作所為 | 明 李贄《答周西巖書》:“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,皆是誰主張乎?” |
首身分離 | 《戰國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頤,首身分離。” |
縱橫開合 | 柯靈《向拓荒者致敬》:“這些文學的核心是迫切的現實感,而筆鋒所至,縱橫開合,娓娓而談,從歷史掌故……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。” |
紫陌紅塵 | 唐·劉禹錫《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,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:“紫陌紅塵拂面來,無人不道看花回。玄都觀里桃千樹,盡是劉郎去后栽。”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掉以輕心 | 唐 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故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。” |
材輕德薄 | 宋 朱熹《論臧否所部守臣狀》:“熹委是材輕德薄,不足取信,豈復更敢臧否人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