臥榻之旁,豈容他人鼾睡的成語故事

拼音wò tà zhī páng,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
基本解釋自己的床鋪邊,怎幺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?比喻自己的勢(shì)力范圍或利益不容許別人侵占。
出處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45回:“昔人云:'臥榻之旁,豈容他人鼾睡','養(yǎng)癰致患',猝然一發(fā),勢(shì)若燎原矣。”
臥榻之旁,豈容他人鼾睡的典故
公元960年,趙匡胤建立宋朝,他采取各個(gè)擊破的戰(zhàn)略,先后攻滅了荊南、湖南、后蜀等國。974年,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見。李煜擔(dān)心自己被扣押,就派徐鉉到汴京求和。宋太祖直截了當(dāng)?shù)卣f:“臥榻之旁,豈容他人鼾睡?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臥榻之旁,豈容他人鼾睡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為民請(qǐng)命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因民之欲,西向?yàn)榘傩照?qǐng)命,則天下風(fēng)走而響應(yīng)矣,孰敢不聽!” |
不二法門 | 《維摩詰經(jīng) 入不二法門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無言無說,無示無識(shí),離諸問答,是為入不二法門。” |
反求諸己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發(fā),發(fā)而不中,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。” |
臭名遠(yuǎn)揚(yáng) | 《宋書 劉義真?zhèn)鳌罚骸鞍杠囼T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(yuǎn)播。” |
快心滿志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6回:“只圖一時(shí)快心滿志,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(jī)。” |
路無拾遺 | 《孔子家語·相魯》:“孔子初仕為中都宰,中都魯邑制為養(yǎng)生送死之節(jié),長幼異食、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(qiáng)弱異任、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、路無拾遺、器不雕偽,……” |
妻兒老小 | 明 梁辰魚《浣紗記 見王》:“你一向遠(yuǎn)出,可速與妻兒老小相聚。” |
罄竹難書 | 《舊唐書 李密傳》:“磬南山之竹,書罪未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。” |
骨肉之親 | 閩劇《釵頭鳳》:“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,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。” |
以毒攻毒 | 宋 羅泌《路史 有巢氏》:“而劫痼改積,巴菽殂葛猶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,有至仁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