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毀骨立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ái huǐ gǔ lì
基本解釋形容因居父母喪過度哀痛,身體受到摧殘,消瘦憔悴的樣子。
出處《北史·陳孝意傳》:“在郡菜食齋居,朝夕哀臨,每一發(fā)聲,未嘗不絕倒,柴毀骨立,見者哀之。”
柴毀骨立的典故
隋朝時期,魯郡司法書佐陳孝意為人公平廉潔,在郡內(nèi)聲望很高,他是一個難得的孝子,父親去世,他丁憂離職,在家守喪盡孝道,期滿被朝廷封為雁門郡丞,他仍然堅持整天吃素,經(jīng)常思念死去的父親,弄得人柴毀骨立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柴毀骨立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夕一朝 | 《朱子語類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謂:臣弒父,非一夕一朝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。” |
心灰意冷 | 清 梁啟超《湖南時務學堂學約》:“非有堅定之力,則一經(jīng)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 |
窮鄉(xiāng)僻壤 | 宋 曾鞏《敘盜》:“窮鄉(xiāng)僻壤、大川長谷之間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錢,無告糴之所。” |
顧后瞻前 | 《封神演義》第五三回:“你往我來,遭著兵刃命隨傾;顧后瞻前,錯了心神身不保。” |
空谷傳聲 | 南朝 梁 蕭衍《凈業(yè)賦》:“若空谷之應聲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 |
一哄而起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,一哄而起。” |
反面無情 | 明 邵璨《香囊記》:“他也是一個君主,恐怕反面無情,那時節(jié)悔之晚矣!” |
己溺己饑 | 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 |
發(fā)號施令 | 《尚書 冏命》:“發(fā)號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 |
定國安邦 | 元·無名氏《連環(huán)計》第三折:“枉了你揚威耀武,盡忠歆節(jié),定國安邦,偏容他鴟鸮弄舌,烏鴉展翅,強配鸞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