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弓勁弩的成語故事

拼音qiáng gōng jìn nǔ
基本解釋強:強勁的,有力的。強有力的弓,堅硬的弩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九十回:“韓地方九百余里,帶甲數十萬,然天下之強弓勁弩,皆從韓出?!?/p>
戰國時期,縱橫家蘇秦到韓國去游說韓王聯合六國共同對付秦國。韓王接見了他,他分析了韓國有利的地勢,還有強弓勁弩、堅甲利兵,訓練有素,十分英勇,如果西面事秦,那就只有讓世人恥笑。韓王聽后激動地說:“寡人雖死,必不事秦!”
強弓勁弩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強弓勁弩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自怨自艾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太甲悔過,自怨自艾,于桐處仁遷義。” |
酒囊飯袋 | 宋 陶岳《荊湖近事》:“馬氏奢僭,諸院王子仆從烜赫,文武之道,未嘗留意。時謂之酒囊飯袋?!?/td> |
嚴刑峻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丙吉傳》:“后遭條獄之詔,吉捍拒大難,不避嚴刑峻法?!?/td> |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?” |
心里有鬼 | 莫應豐《將軍吟》第28章:“你這個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?!?/td> |
臭名遠揚 | 《宋書 劉義真傳》:“案車騎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播。” |
不僧不俗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時沒眼色,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,豈不誤了終身?” |
功成名就 |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譽不可虛假?!?/td> |
擦肩而過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2回:“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?!?/td> |
半路出家 |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》:“先前讀書,后來看看不濟,卻去改業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