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云直上的成語故事

拼音qīng yún zhí shàng
基本解釋青云:指青天。直線上升;向高空飛騰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。
出處南朝 齊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云而直上。”
青云直上的典故
戰國時期,魏國的范雎才華出眾,但苦于家境貧寒,只得先在中大夫須賈手下當差。一次,須賈奉魏王之命出使齊國,讓范雎也一同前往。齊襄王十分賞識范雎的口才,便命人賞賜黃金和美酒給他。須賈以為范雎做了有害于魏國的事情,便將此事稟告了相國魏齊。魏齊大怒,將范雎痛打了一頓。最后范雎裝死才逃到了秦國,并改名張祿。范雎依靠自己出眾的才華,很快得到秦昭王的賞識,并被提拔為秦國的相國。這時魏國聽說秦國打算進攻韓國和魏國,便派須賈出使秦國去求和。范雎得知后,決定報復須賈。他穿了一身破舊的衣服去見須賈。須賈可憐他,就招待了他,還送給他一件袍子。范雎故意說帶須賈去見當時秦國權重一時的相國張祿。到了相國府,須賈才知道原來張相國就是范雎。須賈連忙磕頭自稱“死罪”,并說:“我想不到您能升遷得這么快。從此以后,我不敢再談論天下的才學,也不敢再過問政治。我犯了死罪,請您處罰我。”范雎歷數了他的三條罪狀,但念他送給自己袍子,還算有情有義,最終饒恕了他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青云直上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紙老虎 |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94回:“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,望之若真,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,決不能持于久遠。” |
致遠恐泥 |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張》:“雖小道,必有可觀者焉;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。” |
高屋建瓴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地勢便利,其以下兵于諸侯,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 |
望風撲影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51回:“蔣平道:‘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?不是望風撲影么?’” |
余波未平 | |
戶限為穿 | 唐 李綽《尚書故實》:“(智永禪師)積年學書,禿筆頭十甕,每甕皆數石。人來覓書,并請題頭者如市,所居戶限為之穿穴。” |
有去無回 |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了!” |
敏而好學 | 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文也。’” |
故步不離 | 清·張履祥《與陳乾初書》:“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無所進步,是以故步不離耳。” |
鳳毛麟角 | 明 何良俊《四友齋叢說 文》:“康對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鳳毛麟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