殫誠畢慮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竭盡忠誠與思慮。
出處《清史稿·后妃傳·太祖高皇后》:“不預外事,殫誠畢慮以事上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ān chéng bì lǜ
注音ㄉㄢ ㄔㄥˊ ㄅ一ˋ ㄌㄩˋ
繁體殫誠畢慮
感情殫誠畢慮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狀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短褐不全(意思解釋)
- 不登大雅之堂(意思解釋)
- 任人唯親(意思解釋)
- 吉星高照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,斬六將(意思解釋)
- 一擁而上(意思解釋)
- 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釋)
- 以身試法(意思解釋)
- 玉卮無當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祖傳秘方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通今達古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※ 殫誠畢慮的意思解釋、殫誠畢慮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厭其煩 | 厭:嫌;煩:麻煩。不嫌麻煩。 |
安身之處 |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。 |
離世遁上 | 超脫世俗,回避君上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樣。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;沒有一絲熱情。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;使人無法靠近。 |
旦夕之間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間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。 |
野沒遺賢 | 見“野無遺賢”。 |
遁入空門 | 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勝友如云 | 勝友:良友。許多良友聚集一處。 |
舉世無敵 |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裊裊婷婷 | 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柔美。 |
笑貌聲音 | 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土生土長 | 當地生長的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
經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
識時務者為俊杰 |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