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遑寧息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沒有閑暇的時間過安寧的日子。指忙于應付繁重或緊急的事務。同“不遑寧處”。
出處《三國志 吳書 韋曜傳》:“故勉精歷操,晨興夜寐不遑寧息,經之以歲月,累之以日力。”
例子微臣所以叩心絕氣,忘寢與食,雕肝焦慮,不遑寧息者也。唐 房玄齡《晉書 涼武昭王傳》
基礎信息
拼音bù huáng níng xī
注音ㄅㄨˋ ㄏㄨㄤˊ ㄋ一ㄥˊ ㄒ一
繁體不遑寍息
感情不遑寧息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無時消受。
近義詞不遑寧處
英語too busy with work to lead a peaceful lif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歌功頌德(意思解釋)
- 一路風塵(意思解釋)
- 敵眾我寡(意思解釋)
- 齊頭并進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戰戰業業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萬變不離其宗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- 壯心不已(意思解釋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- 首尾兩端(意思解釋)
※ 不遑寧息的意思解釋、不遑寧息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干城之將 | 干城:盾牌和城墻,比喻捍衛者。指保衛國家的大將。 |
殺人不眨眼 | 本來是禪宗用語。殺人連眼睛都不眨一下。形容嗜殺成性;極端的暴虐兇殘。 |
縫衣淺帶 |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書通二酉 | 比喻讀書甚多,學識豐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,相傳秦人于此而學,因留之。見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荊州記》。后因以此為喻。 |
見風是雨 |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,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|
滿天星斗 | 星斗:星的總稱。布滿天空的星星。比喻事情多而雜亂。后形容文章華美。 |
憂喜交集 | |
自我批評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殺雞取卵 | 殺了雞取出雞蛋。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;而損害長遠的利益。 |
肝膽欲碎 | 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玉卮無當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溢于言表 | 超出言語以外。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。常與“人不可貌相”連用;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來。 |
指手劃腳 | 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