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有餓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餓殍:餓死的人。郊外有餓死的人。形容戰亂或災后的景象。
出處唐·陸贄《祭大禹廟文》:“邦無宿儲,野有餓殍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yě yǒu è piǎo
注音一ㄝˇ 一ㄡˇ ㄜˋ ㄆ一ㄠˇ
感情野有餓殍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野有餓莩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木本水源(意思解釋)
- 鷹擊長空(意思解釋)
- 失魂喪膽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臭名遠揚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杜絕言路(意思解釋)
- 遺形藏志(意思解釋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鬼頭鬼腦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拔苗助長(意思解釋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款學寡聞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馬牛其風(意思解釋)
-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※ 野有餓殍的意思解釋、野有餓殍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高蹈遠舉 | 意為隱居避世。 |
綠林大盜 | 指聚集山林的強盜。 |
吉星高照 | 吉星:指福、祿、壽三星;古人以為吉祥之星。吉祥之星高高照臨。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。 |
婦人醇酒 | 謂沉湎于酒色。語本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使反閑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?!?/td> |
日日夜夜 | 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續的時間長。 |
蠢蠢欲動 |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 |
防患于未然 | 患:災禍;未然:沒有這樣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。 |
滿山遍野 | 布滿山嶺田野。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。 |
四書五經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暮史朝經 | 經:指儒家經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和風細雨 |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現象;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。 |
肝膽欲碎 | 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投石問路 |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萬里長城 | 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?,F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舞刀躍馬 | 揮舞刀槍,縱躍戰馬。比喻奮勇作戰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貴。 |
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餓殍遍野 | 殍:人餓死后的尸體。餓死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