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其一,不知其二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知道事物的一方面,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。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。
出處《詩經·小雅·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馮河,人知其一,莫知其它。”
例子你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如今路多險峻,我挑著重擔,著實難走。(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四十七回)
基礎信息
拼音zhī qí yī,bù zhī qí èr
注音ㄓ ㄑ一ˊ 一,ㄅㄨˋ ㄓ ㄑ一ˊ ㄦˋ
感情知其一,不知其二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等。
近義詞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
俄語знать одно,но не знать другого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全科人兒(意思解釋)
- 落葉歸根(意思解釋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釋)
- 多謀善慮(意思解釋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行不顧言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馬牛其風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鷸蚌相爭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逢人說項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※ 知其一,不知其二的意思解釋、知其一,不知其二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聲不響 | 不說話,不出聲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,不管別人的事。 |
此一時彼一時 | 指時間不同,情況亦異,不能相提并論。 |
費盡心機 | 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萬馬奔騰 |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馬牛其風 | 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顯親揚名 | 顯:使顯赫;揚:傳揚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自己的聲譽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霜露之悲 |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舉足輕重 | 一挪動腳;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。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會打破均勢。比喻地位極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暴露無遺 | 暴露:顯露;顯現;遺:遺漏。全部、徹底地暴露了出來;沒有絲毫遺漏。 |
陰陽怪氣 | 形容態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
淺見薄識 | 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無聲無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沒有聲音;沒有氣息。形容沒有聲響;不為人覺察。 |
主人翁 | 當家作主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