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篹
部首竹部 總筆畫(huà)16畫(huà) 結(jié)構(gòu)上中下
五筆THDB 統(tǒng)一碼7BF9
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一一一ノ丶フフ
名稱撇、橫、點(diǎn)、撇、橫、點(diǎn)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、橫、撇、捺、橫折鉤、豎彎鉤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篹
⒈ ?古通“饌”:“以為文母篹食堂。”
⒉ ?著述:“夫子既卒,門(mén)人相與輯而論篹,故謂之《論語(yǔ)》。”
其他字義
篹
⒈ ?古同“纂”,編輯:“故《書(shū)》之所起遠(yuǎn)矣,至孔子篹焉。”
其他字義
篹
⒈ ?古代籩一類(lèi)的禮器:“薦用玉豆雕篹。”
異體字
- 匴
- 撰
- 籫
- 纂
- 饌
English
to collect; edit; a bamboo basket
※ 篹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篹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詳細(xì)解釋
基本詞義
◎ 篹
〈動(dòng)〉
(1) 同“撰”。寫(xiě)作,著述 [write]
夫子既卒,門(mén)人相與輯而論篹,故謂之《論語(yǔ)》。——《漢書(shū)》
(2) 同“饌”。安排食物 [prepare food]
篹,與饌同。具食也。——《字匯補(bǔ)》
(3) 另見(jiàn)
基本詞義
◎ 篹
〈動(dòng)〉
同“纂”。編撰 [compile]
故《書(shū)》之所起遠(yuǎn)矣,至孔子篹焉。——《漢書(shū)》
詞性變化
◎ 篹
〈名〉
(1) 筷子籠 [container of chopsticks]
篹,竹器也。——《說(shuō)文》
(2) 另見(jiàn)
康熙字典
篹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畫(huà):17畫(huà),部外筆畫(huà):11畫(huà)
《廣韻》蘇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損管切,音算。籩屬。《禮·明堂位》薦用玉豆雕篹。《註》篹,籩屬。《疏》以竹爲(wèi)之,形似筥,雕鏤其柄,故云雕篹。《廣韻》籮屬。《篇海》一曰竹木素器。《禮·喪大記》食於篹者盥。《註》竹筥。
又《集韻》祖管切,音纂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雛綰切《正韻》雛產(chǎn)切,音撰。特也,述也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書(shū)之所起遠(yuǎn)矣,至孔子篹焉。《註》孟康曰:篹音
。
又《前漢·班固敘傳》探篹前記。
又《正韻》除戀切,音。義同。
又與同,具食也。《前漢·元后傳》獨(dú)置孝元廟故殿,以爲(wèi)文母篹食堂。《集韻》或作
。通作匴。
說(shuō)文解字
說(shuō)文解字
匴【卷十二】【匚部】
淥米籔也。從匚算聲。穌管切
說(shuō)文解字注
(匴)淥米籔也。淥者、浚也。浚者、抒也。抒者、挹也。籔者、?也。?者、漉米籔也。然則匴與、?二字一物也。謂淅米訖、則移於此器內(nèi)浚乾之而待炊。所謂滰淅也。士冠禮。爵弁、皮弁、緇布冠各一匴。注。匴、竹器名。今之冠箱也。古文匴爲(wèi)篹。按淥米之籔非可盛冠。此必異物同名。或別有正字。俟考。從匚。算聲。穌管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