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窊
部首穴部 總筆畫(huà)10畫(huà) 結(jié)構(gòu)上下
五筆PWRY 統(tǒng)一碼7A8A
筆順丶丶フノ丶ノノフ丶丶
名稱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撇/橫鉤、撇、點(diǎn)、撇、撇、豎提、點(diǎn)、捺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窊
⒈ ?低,低洼。
⒉ ?卷縮:“味久回甘竟日在,不比苦硬令舌窊。”
⒊ ?喻衰落。
⒋ ?古書(shū)上說(shuō)的一種樹(shù)。
異體字
- 溛
English
pit, vault; store in pit; (Cant.) 手窊, the arm
※ 窊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窊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詳細(xì)解釋
基本詞義
◎ 窊
〈形〉
(1) 低凹;低下 [low-lying]
(2) 字又作“窳”
窳,同窊。——《集韻》
窊隆異等。——左思《吳都賦》
(3) 又如:皺(皺癟;皮膚凹隱下去的樣子);窊凸(凹凸,低下和高起);窊下(低陷;低洼);窊坳(凹坑);窊坎(洼地);窊隆(低昂;凹凸);窊樽(指中間凹下?tīng)钊缇破鞯膸r石)
(4) 卷縮的樣子 [curling]。如:窊亞(繚亂的樣子)
(5) 喻衰落 [declining]。如:窊黷(謂衰落黑暗)
康熙字典
窊【午集下】【穴部】 康熙筆畫(huà):10畫(huà),部外筆畫(huà):5畫(huà)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烏瓜切,音窪。《說(shuō)文》汚衺下也。凹也。同窳。《馬融·長(zhǎng)笛賦》波瀾鱗淪,窊隆詭?kù)濉!对]》窊隆。高下貌。《又》窊圔
。《註》窊圔,聲下貌。
又《前漢·禮樂(lè)志》窅窊桂華。《註》不滿貌。
又《晉書(shū)·禮樂(lè)志》菀窊蠶神。
又官名。《遼史》遼有杓窊。
又《集韻》烏化切。下地也。
又《廣韻》烏?切。下處也。
說(shuō)文解字
說(shuō)文解字
窊【卷七】【穴部】
污衺,下也。從穴瓜聲。烏瓜切
說(shuō)文解字注
(窊)污衺、逗。下也。史記。甌寠滿篝。污邪滿車。司馬彪曰。污邪、下地田也。按凡下皆得謂之窊。水部洿者、窊下也。吳都賦。窊隆異等。從穴。瓜聲。烏瓜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