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崆峒山
登崆峒山。明代。區(qū)大相。 聞道無為代,崎嶇訪道行。鳳笙喧澗溜,云罕繞山坰。壁削千崖峻,溪回萬乘輕。孤峰類員嶠,連嶺若層城。理自窈冥契,神從靜默生。去形遺耳目,忘物廢將迎。霧捲煙扉濕,云開石屋明。林昏天欲曉,苔滑雨初晴。愿從軒皇馭,齋心問廣成。
[明代]:區(qū)大相
聞道無為代,崎嶇訪道行。鳳笙喧澗溜,云罕繞山坰。
壁削千崖峻,溪回萬乘輕。孤峰類員嶠,連嶺若層城。
理自窈冥契,神從靜默生。去形遺耳目,忘物廢將迎。
霧捲煙扉濕,云開石屋明。林昏天欲曉,苔滑雨初晴。
愿從軒皇馭,齋心問廣成。
聞道無為代,崎嶇訪道行。鳳笙喧澗溜,雲(yún)罕繞山坰。
壁削千崖峻,溪回萬乘輕。孤峰類員嶠,連嶺若層城。
理自窈冥契,神從靜默生。去形遺耳目,忘物廢將迎。
霧捲煙扉濕,雲(yún)開石屋明。林昏天欲曉,苔滑雨初晴。
願從軒皇馭,齋心問廣成。
唐代·區(qū)大相的簡介
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(qū)益子。善為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歷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后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后調(diào)南太仆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于格律,為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
...〔
? 區(qū)大相的詩(1000篇) 〕
宋代:
孫覿
吟牽東閣興,靜憩北窗眠。窟小中生月,文高迥入玄。
回看甲乙第,已到巳辰邊。不見門生莠,歌鐘尚隱然。
吟牽東閣興,靜憩北窗眠。窟小中生月,文高迥入玄。
回看甲乙第,已到巳辰邊。不見門生莠,歌鐘尚隱然。
:
鶴算
老來拙懶愿全違,不道衰頹事事非。有酒可能謀劇飲,無錢且自典春衣。
唐花過眼空紅紫,晉帖留心有瘦肥。偶向庭前觀止水,也同鷗鷺學忘機。
老來拙懶願全違,不道衰頹事事非。有酒可能謀劇飲,無錢且自典春衣。
唐花過眼空紅紫,晉帖留心有瘦肥。偶向庭前觀止水,也同鷗鷺學忘機。
明代:
徐溥
賢哉三謝后,分命守開州。卓犖才聲重,循良政績優(yōu)。
論交當早歲,惜別已深秋。五馬馳官道,雙旌指驛樓。
賢哉三謝後,分命守開州。卓犖才聲重,循良政績優(yōu)。
論交當早歲,惜別已深秋。五馬馳官道,雙旌指驛樓。
宋代:
耶律鑄
借問盧溝橋下水,甚時離了濕頭山。自從流入桑乾后,幾度窮兵戰(zhàn)不還。
借問盧溝橋下水,甚時離了濕頭山。自從流入桑乾後,幾度窮兵戰(zhàn)不還。
宋代:
王十朋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云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復(fù)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躋。雪深封佛壟,雲(yún)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複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