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宣州延慶寺益公院(咸通中入講極承恩澤)
題宣州延慶寺益公院(咸通中入講極承恩澤)。唐代。楊夔。 嘿坐能除萬種情,臘高兼有賜衣榮。講經舊說傾朝聽,登殿曾聞降輦迎。幽徑北連千嶂碧,虛窗東望一川平。長年門外無塵客,時見元戎駐旆旌。
[唐代]:楊夔
嘿坐能除萬種情,臘高兼有賜衣榮。講經舊說傾朝聽,
登殿曾聞降輦迎。幽徑北連千嶂碧,虛窗東望一川平。
長年門外無塵客,時見元戎駐旆旌。
嘿坐能除萬種情,臘高兼有賜衣榮。講經舊說傾朝聽,
登殿曾聞降輦迎。幽徑北連千嶂碧,虛窗東望一川平。
長年門外無塵客,時見元戎駐旆旌。
唐代·楊夔的簡介
楊夔,字、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昭宗光化末(約公元900年)前后在世。唐文學家,自號“弘農子”,弘農(今河南靈寶)人。能詩,工賦善文,與杜荀鶴、康餅、張喬、鄭谷等為詩友,以《冗書》馳名士大夫間其文頗有氣勢,《蓄貍說》、《善惡鑒》、《植蘭說》等皆為佳篇。著述頗富,有文集五卷,冗書十卷,冗余集一卷,《新唐書 · 藝文志》均傳于世,《全唐詩》存其詩十二首,《全唐文》存其文二卷。生平事跡見《新唐書》卷一八九、《唐才子傳》卷一O。
...〔
? 楊夔的詩(12篇) 〕
明代:
畢自嚴
大夫矯矯龍鵠姿,才華氣節傾當時。惠文柱后豪右避,埋輪都下豺狼悲。
一朝南巡持繡斧,風凜霜冽和甘雨。明有法度幽鬼神,寧能希指濫網罟。
大夫矯矯龍鵠姿,才華氣節傾當時。惠文柱後豪右避,埋輪都下豺狼悲。
一朝南巡持繡斧,風凜霜冽和甘雨。明有法度幽鬼神,甯能希指濫網罟。
清代:
鐘駿聲
好風如縷月如圭,破曉乘軺西復西。野漲忽迷三里渡,村謳猶唱六郎堤。
一鞭古驛尋沙遠,幾樹垂楊映水低。稍喜紅曦猶未透,趁涼且自過前溪。
好風如縷月如圭,破曉乘軺西複西。野漲忽迷三裡渡,村謳猶唱六郎堤。
一鞭古驛尋沙遠,幾樹垂楊映水低。稍喜紅曦猶未透,趁涼且自過前溪。
明代:
程通
孝子別成均,南歸楚水濱。檐頭緗帙舊,庭下綵衣新。
去路江梅馥,來時禁柳青。都門頻送客,我亦倍思親。
孝子別成均,南歸楚水濱。檐頭緗帙舊,庭下綵衣新。
去路江梅馥,來時禁柳青。都門頻送客,我亦倍思親。
清代:
陳洵
濯粉池妝帶霧收。泛蘭雙槳尚遲留。物情天氣喜清游。
吹夢楝風成舊暖,潤香梅雨入新愁。燕歸猶傍小紅樓。
濯粉池妝帶霧收。泛蘭雙槳尚遲留。物情天氣喜清遊。
吹夢楝風成舊暖,潤香梅雨入新愁。燕歸猶傍小紅樓。
兩漢:
劉雄
眼前道路豈徘徊,猛志中年半作灰。拋卷不妨高枕臥,看山時覺好懷開。
夢如過翼乘風去,春有行蹤踐約來。小住塵寰且為樂,蓬萊雖遠自當回。
眼前道路豈徘徊,猛志中年半作灰。拋卷不妨高枕臥,看山時覺好懷開。
夢如過翼乘風去,春有行蹤踐約來。小住塵寰且為樂,蓬萊雖遠自當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