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酒·幽蘭生前庭
飲酒·幽蘭生前庭。魏晉。陶淵明。 幽蘭生前庭,含熏待清風。清風脫然至,見別蕭艾中。行行失故路,任道或能通。覺悟當念還,鳥盡廢良弓。
[魏晉]:陶淵明
幽蘭生前庭,含熏待清風。
清風脫然至,見別蕭艾中。
行行失故路,任道或能通。
覺悟當念還,鳥盡廢良弓。
幽蘭生前庭,含熏待清風。
清風脫然至,見別蕭艾中。
行行失故路,任道或能通。
覺悟當念還,鳥盡廢良弓。
譯文
幽蘭生長在前庭,含香等待沐清風。清風輕快習習至,雜草香蘭自分明。
前行迷失我舊途,順應自然或可通。既然醒悟應歸去,當心鳥盡棄良弓。
注釋
這首詩以幽蘭自喻,以蕭艾喻世俗,表現自己清高芳潔的品性。詩末以“鳥盡廢良弓”的典故,說明自己的歸隱之由,寓有深刻的政治含義。
薰:香氣。
脫然:輕快的樣子。蕭艾:指雜草。屈原《離騷》: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
直為此蕭艾也。”
行行:走著不停。失:迷失。故路:舊路,指隱居守節。“失故路”指出仕。任道:順應自然之道。
鳥盡廢良弓:《史記·越王句踐世家》:“蜚(飛)鳥盡,良弓藏。”比喻統治者于功成后
廢棄或殺害給他出過力的人。
參考資料:
1、孟二冬 .陶淵明集譯注 :昆侖出版社 ,2008-01 .
唐代·陶淵明的簡介
陶淵明(約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說名潛,字淵明)號五柳先生,私謚“靖節”,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、文學家、辭賦家、散文家。漢族,東晉潯陽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過幾年小官,后辭官回家,從此隱居,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,相關作品有《飲酒》、《歸園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記》、《五柳先生傳》、《歸去來兮辭》等。
...〔
? 陶淵明的詩(216篇) 〕
唐代:
高適
天災自古有,昏墊彌今秋。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疇。
指途適汶陽,掛席經蘆洲。永望齊魯郊,白云何悠悠。
傍沿鉅野澤,大水縱橫流。蟲蛇擁獨樹,麋鹿奔行舟。
天災自古有,昏墊彌今秋。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疇。
指途適汶陽,掛席經蘆洲。永望齊魯郊,白雲何悠悠。
傍沿鉅野澤,大水縱橫流。蟲蛇擁獨樹,麋鹿奔行舟。
唐代:
王建
五女誓終養,貞孝內自持。兔絲自縈紆,不上青松枝。
晨昏在親傍,閑則讀書詩。自得圣人心,不因儒者知。
五女誓終養,貞孝內自持。兔絲自縈紆,不上青松枝。
晨昏在親傍,閑則讀書詩。自得聖人心,不因儒者知。
近代:
伯昏子
萬罪一身何穢污,知君恩恕信能涂。窮途當哭君皆顧,潦倒窮途誰若吾。
萬罪一身何穢污,知君恩恕信能塗。窮途當哭君皆顧,潦倒窮途誰若吾。
宋代:
李光
孤村遠浦接微茫,處處經行看插秧。卻憶年時住家處,藕花無數繞林塘。
孤村遠浦接微茫,處處經行看插秧。卻憶年時住家處,藕花無數繞林塘。
宋代:
張玉娘
暮聲雜鳴葉,靈籟生郊墟。白霧脆楊柳,秋水翻芙蕖。
蟾蜍澹簾箔,機杼織寒虛。幾度思蘋藻,茫然愧鹿車。
暮聲雜鳴葉,靈籟生郊墟。白霧脆楊柳,秋水翻芙蕖。
蟾蜍澹簾箔,機杼織寒虛。幾度思蘋藻,茫然愧鹿車。
宋代:
釋寶曇
作成寶缽梅花供,帶得金池蓮葉香。
百億萬僧同一飽,彌陀接待勝諸方。
作成寶缽梅花供,帶得金池蓮葉香。
百億萬僧同一飽,彌陀接待勝諸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