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(fēng)入松·麓翁園堂宴客
風(fēng)入松·麓翁園堂宴客。宋代。吳文英。 一番疏雨洗芙蓉。玉冷佩丁東。轆轤聽帶秋聲轉(zhuǎn),早涼生、傍井梧桐。歡宴良宵好月,佳人修竹清風(fēng)。臨池飛閣乍青紅。移酒小垂虹。貞元供奉梨園曲,稱十香、深蘸瓊鐘。醉夢孤云曉色,笙歌一派秋空。
[宋代]:吳文英
一番疏雨洗芙蓉。玉冷佩丁東。轆轤聽帶秋聲轉(zhuǎn),早涼生、傍井梧桐。歡宴良宵好月,佳人修竹清風(fēng)。
臨池飛閣乍青紅。移酒小垂虹。貞元供奉梨園曲,稱十香、深蘸瓊鐘。醉夢孤云曉色,笙歌一派秋空。
一番疏雨洗芙蓉。玉冷佩丁東。轆轤聽帶秋聲轉(zhuǎn),早涼生、傍井梧桐。歡宴良宵好月,佳人修竹清風(fēng)。
臨池飛閣乍青紅。移酒小垂虹。貞元供奉梨園曲,稱十香、深蘸瓊鐘。醉夢孤雲(yún)曉色,笙歌一派秋空。
“一番”兩句,點宴客時間。言炎夏過后,秋涼已生,雨打荷池,洗凈一池艷紅。“轆轤”兩句,承上述秋景。言耳聞單調(diào)乏味的轆轤聲,眼見井臺四周鋪滿了枯黃的梧桐葉,詞人哀嘆秋已深矣。“歡宴”兩句,點題。十二字共分六層意思,全以一“歡”字領(lǐng)起。此言麓翁之宴既是歡宴,又逢良辰美景,在皎潔的月光下,清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,園中修竹搖曳,堂內(nèi)佳人起舞,呈現(xiàn)出一幅富貴夜宴圖。
“臨池”兩句,寫宴會地點園堂周圍的景色。言麓翁先把酒宴擺放在園中堂內(nèi),園堂面水開窗,使客人可以邊飲酒邊觀望在月色朦朧中隱約顯現(xiàn)在荷池中的紅花綠葉。然而園堂宴飲還不能盡興,所以大家又?jǐn)y酒至園中的“小垂虹”橋上,再次自在暢飲。此是贊揚主人的好客豪爽之情。“貞元”兩句,述宴中彈奏名曲助興。“貞元”,指唐朝的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,這里泛指升平盛世。此言宴席中自有樂工們?yōu)榇蠹覐椬嗌绞⑹乐辛餍械臉非⑶疫€拿出來號稱“十香”的醇酒斟滿在玉杯中招待客人。“醉夢”兩句,夢中景。詞人受到主人如此盛情款待,當(dāng)然是高興得樂而忘返了。所以不覺沉醉入夢,好夢至?xí)裕⑶覊糁兴坪踹€覺得自己飄飄然地身處在一派笙歌聲中。
唐代·吳文英的簡介
吳文英(約1200~1260),字君特,號夢窗,晚年又號覺翁,四明(今浙江寧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吳氏。與賈似道友善。有《夢窗詞集》一部,存詞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與一卷本。其詞作數(shù)量豐沃,風(fēng)格雅致,多酬答、傷時與憶悼之作,號“詞中李商隱”。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。
...〔
? 吳文英的詩(325篇) 〕
明代:
宗臣
天門不關(guān)飛早霜,精晶水簾浮日光。水面云華濕不起,魚龍吹沫穿石梁。
波間石苔綠于發(fā),裊裊漾之千尺長。微風(fēng)千里湛空碧,孤槎疑是來瀟湘。
天門不關(guān)飛早霜,精晶水簾浮日光。水面雲(yún)華濕不起,魚龍吹沫穿石梁。
波間石苔綠于發(fā),裊裊漾之千尺長。微風(fēng)千裡湛空碧,孤槎疑是來瀟湘。
宋代:
釋道寧
摩竭正令,未免崎嶇。少室垂慈,早傷風(fēng)骨。腰囊挈錫,辜負(fù)平生。
煉行灰心,遞相鈍致。爭似春雨晴,春山青。白云三片五片,黃鳥一聲兩聲。
摩竭正令,未免崎嶇。少室垂慈,早傷風(fēng)骨。腰囊挈錫,辜負(fù)平生。
煉行灰心,遞相鈍緻。爭似春雨晴,春山青。白雲(yún)三片五片,黃鳥一聲兩聲。
清代:
夏孫桐
撐煙蹙霧青螺影,春山共人俱瘦。磴窄掃苔,斑冷沈沈清晝。
昔游還省否。只驚得、落花偏驟。樹窟鷹呼,石潭魚靜,夕陽時候。
撐煙蹙霧青螺影,春山共人俱瘦。磴窄掃苔,斑冷沈沈清晝。
昔遊還省否。隻驚得、落花偏驟。樹窟鷹呼,石潭魚靜,夕陽時候。
近代:
夏承燾
拋卻長筇登疊閣,共驚腳力如仙。暫同杯茗亦前緣。
迎風(fēng)為禹步,踏雪過堯年。
拋卻長筇登疊閣,共驚腳力如仙。暫同杯茗亦前緣。
迎風(fēng)為禹步,踏雪過堯年。
清代:
徐仲山
絲竹何妨托素心,高山流水寄知音。橋因通過方題柱,花為親探便入林。
文字有靈能赤綠,詩書無劫可浮沉。春風(fēng)解釋虞翻恨,始信名山醞釀深。
絲竹何妨托素心,高山流水寄知音。橋因通過方題柱,花為親探便入林。
文字有靈能赤綠,詩書無劫可浮沉。春風(fēng)解釋虞翻恨,始信名山醞釀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