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戀花·記得珠簾初卷處
蝶戀花·記得珠簾初卷處。唐代。康有為。 記得珠簾初卷處,人倚闌干,被酒剛微醉。翠葉飄零秋自語,曉風吹墮橫塘路。詞客看花心意苦,墜粉零香,果是誰相誤。三十六陂飛細雨,明朝顏色難如故。
[唐代]:康有為
記得珠簾初卷處,人倚闌干,被酒剛微醉。翠葉飄零秋自語,曉風吹墮橫塘路。
詞客看花心意苦,墜粉零香,果是誰相誤。三十六陂飛細雨,明朝顏色難如故。
記得珠簾初卷處,人倚闌幹,被酒剛微醉。翠葉飄零秋自語,曉風吹墮橫塘路。
詞客看花心意苦,墜粉零香,果是誰相誤。三十六陂飛細雨,明朝顔色難如故。
這首詞錢仲聯《近百年詞壇點將錄》以為是寫戊戌變法后維新黨人的命運,而梁令嫻《藝蘅館詞選》認為是長素少年綺作。
實則二說并誤。此詞作于光緒十一年(1885),為和梁鼎芬《題荷花畫幅》之作。梁原詞云:“又是闌干惆悵處,酒醉初醒,醒后還重醉。此意問花嬌不語,日斜腸斷橫塘路。多感詞人心太苦。儂自摧殘,豈被西風誤。昨夜月明今夜雨,浮生那得長如故。”是年梁鼎芬以疏劾李鴻章,被降五級調用。當年冬日,康有為在廣州與梁見面,寫下這首詞以見寬慰。此詞感物華之荏苒,嘆韶光之不再,具見同情,而辭采華麗,情思細膩,天然動人。
唐代·康有為的簡介
康有為(1858年—1927年),原名祖詒,字廣廈,號長素,又號明夷、更甡、西樵山人、游存叟、天游化人,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,人稱康南海,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。民國十六年(1927年)病死于青島。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,在倡導維新運動時,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。但后來,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。
...〔
? 康有為的詩(160篇) 〕
明代:
鄺露
長城萬馀里,宮闕入浮云。飂風驅秋雁,榆黃華葉隕。
羲和無停軌,頹光慘蕭辰。斷尾掉泥涂,無為豢犧牲。
長城萬馀裡,宮闕入浮雲。飂風驅秋雁,榆黃華葉隕。
羲和無停軌,頹光慘蕭辰。斷尾掉泥塗,無為豢犧牲。
唐代:
方干
散拙亦自遂,粗將猿鳥同。飛泉高瀉月,獨樹迥含風。
果落盤盂上,云生篋笥中。未甘明圣日,終作釣漁翁。
散拙亦自遂,粗將猿鳥同。飛泉高瀉月,獨樹迥含風。
果落盤盂上,雲生篋笥中。未甘明聖日,終作釣漁翁。
清代:
鄭孝胥
逸塘用世人,五十居閒地。豈無髀肉嘆,自詭時未至。
時至當云何,奈此囊底智。控弦雖不發,天下識猿臂。
逸塘用世人,五十居閒地。豈無髀肉歎,自詭時未至。
時至當雲何,奈此囊底智。控弦雖不發,天下識猿臂。
元代:
耶律楚材
乃祖開元柱石臣,云孫髣髴玉麒麟。從來德炙輿人口,此日恩沾圣世春。
欲草薦書學北海,未開東閣愧平津。而今且試調羹手,佇看沙堤繼舊塵。
乃祖開元柱石臣,雲孫髣髴玉麒麟。從來德炙輿人口,此日恩沾聖世春。
欲草薦書學北海,未開東閣愧平津。而今且試調羹手,佇看沙堤繼舊塵。
近代:
袁榮法
四合烽煙,更無閒地悲離黍。舊家池館閉東風,嗚咽淮流語。
海上紅桑萬畝。駕樓臺、珠塵繡霧。吟壺一粟。戢影繁華,崚扃門戶。
四合烽煙,更無閒地悲離黍。舊家池館閉東風,嗚咽淮流語。
海上紅桑萬畝。駕樓臺、珠塵繡霧。吟壺一粟。戢影繁華,崚扃門戶。
宋代:
馮山
萬竹林間一徑升,滿巖金碧靜香燈。飛泉散亂垂千尺,危閣攲斜擁數層。
雨氣或從檐際落,風光時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讀,合眼煎茶問老僧。
萬竹林間一徑升,滿巖金碧靜香燈。飛泉散亂垂千尺,危閣攲斜擁數層。
雨氣或從檐際落,風光時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讀,合眼煎茶問老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