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吳王送杜秀芝赴舉入京
同吳王送杜秀芝赴舉入京。唐代。李白。 秀才何翩翩,王許回也賢。暫別廬江守,將游京兆天。秋山宜落日,秀水出寒煙。欲折一枝桂,還來雁沼前。
[唐代]:李白
秀才何翩翩,王許回也賢。
暫別廬江守,將游京兆天。
秋山宜落日,秀水出寒煙。
欲折一枝桂,還來雁沼前。
秀才何翩翩,王許回也賢。
暫別廬江守,將遊京兆天。
秋山宜落日,秀水出寒煙。
欲折一枝桂,還來雁沼前。
譯文
杜秀才風度翩翩?吳王也贊許你像顏回一樣賢良,
暫時離別廬江郡守,將去游覽見識京兆府——首都長安。
秋山落日風景宜人,秀水寒煙引人如勝。
欲待金鑾殿一舉折桂,中得進士,還回到吳王的庭園樓閣為你慶賀。
注釋
(1)廬江,郡名,即廬州也。隸淮南道。《通典》:雍州,開元三年改為京兆府。凡周、秦、漢、晉、西魏、后周、隋至于我唐,并為帝都。
(2)《晉書》:郤詵曰:“臣舉賢良對策,為天下第一,猶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”
(3)《西京雜記》:梁孝王筑兔園,園中有雁池,池間有鶴洲、鳧渚,其諸宮觀相連,延亙數十里,奇果、異樹,瑰禽、怪獸畢備,王與宮人賓客,弋釣其中。
唐代·李白的簡介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為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念館。
...〔
? 李白的詩(963篇) 〕
唐代:
王建
五女誓終養,貞孝內自持。兔絲自縈紆,不上青松枝。
晨昏在親傍,閑則讀書詩。自得圣人心,不因儒者知。
五女誓終養,貞孝內自持。兔絲自縈紆,不上青松枝。
晨昏在親傍,閑則讀書詩。自得聖人心,不因儒者知。
宋代:
葛紹體
去年花開春日和,行嗅香蕊攀柔柯。
今年花開煙雨愁,坐見落英填污溝。
去年花開春日和,行嗅香蕊攀柔柯。
今年花開煙雨愁,坐見落英填污溝。
宋代:
陸游
行遍茫茫禹畫州,尋梅到處得閑游。
春前春後百回醉,江北江南千里愁。
行遍茫茫禹畫州,尋梅到處得閑遊。
春前春後百回醉,江北江南千裡愁。
明代:
沈周
清苕達宜興,道湖已成算。仆夫卻告難,風浪卒莫玩。
勸我陟山麓,正爾免憂患。彼此有得失,我臆殊未斷。
清苕達宜興,道湖已成算。仆夫卻告難,風浪卒莫玩。
勸我陟山麓,正爾免憂患。彼此有得失,我臆殊未斷。
宋代:
吳則禮
華館相望接使星,長淮南北已休兵。便須買酒催行樂,更覓何時是太平。
華館相望接使星,長淮南北已休兵。便須買酒催行樂,更覓何時是太平。
宋代:
辛棄疾
世路風波惡。喜清時、邊夫袖手,□將帷幄。正值春光二三月,兩兩燕穿簾幕。又怕個、江南花落。與客攜壺連夜飲,任蟾光、飛上闌干角。何時唱,從軍樂。歸歟已賦居巖壑。悟人世、正類春蠶,自相纏縛。眼畔昏鴉千萬點,□欠歸來野鶴。都不戀、黑頭黃閣。一詠一觴成底事,慶康寧、天賦何須藥。金盞大,為君酌。
世路風波惡。喜清時、邊夫袖手,□將帷幄。正值春光二三月,兩兩燕穿簾幕。又怕個、江南花落。與客攜壺連夜飲,任蟾光、飛上闌幹角。何時唱,從軍樂。歸歟已賦居巖壑。悟人世、正類春蠶,自相纏縛。眼畔昏鴉千萬點,□欠歸來野鶴。都不戀、黑頭黃閣。一詠一觴成底事,慶康甯、天賦何須藥。金盞大,為君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