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柳用漁洋韻四首 其二
秋柳用漁洋韻四首 其二。清代。張通典。 楓葉江寒雁叫霜,感時遺恨滿橫塘。吟秋風入桓伊笛,詠絮詩存謝女箱。但見征騑催漢使,只今瘦笛畫滕王。瀟瀟暮雨吳娘老,把酒空尋碎錦坊。
[清代]:張通典
楓葉江寒雁叫霜,感時遺恨滿橫塘。吟秋風入桓伊笛,詠絮詩存謝女箱。
但見征騑催漢使,只今瘦笛畫滕王。瀟瀟暮雨吳娘老,把酒空尋碎錦坊。
楓葉江寒雁叫霜,感時遺恨滿橫塘。吟秋風入桓伊笛,詠絮詩存謝女箱。
但見征騑催漢使,隻今瘦笛畫滕王。瀟瀟暮雨吳娘老,把酒空尋碎錦坊。
唐代·張通典的簡介
張通典(1859-1915),字伯純,號天放樓主,晚號志學齋老人,湖南湘鄉人。
...〔
? 張通典的詩(4篇) 〕
元代:
楊載
南渡邦初造,西山將獨賢。立功何赫赫,流慶尚綿綿。
報國橫戈數,登壇授鉞專。風云方際會,江海固周旋。
南渡邦初造,西山將獨賢。立功何赫赫,流慶尚綿綿。
報國橫戈數,登壇授鉞專。風雲方際會,江海固周旋。
宋代:
張方平
不必山林遠,且離朝市喧。前軒好風月,高客共琴樽。
在所同浮世,何須憶故園。八瓊還返事,聊更話根源。
不必山林遠,且離朝市喧。前軒好風月,高客共琴樽。
在所同浮世,何須憶故園。八瓊還返事,聊更話根源。
明代:
鄭真
路轉溪灣山更幽,也知天意恊人謀。仙家剩有滄洲趣,畫壁須煩顧虎頭。
路轉溪灣山更幽,也知天意恊人謀。仙家剩有滄洲趣,畫壁須煩顧虎頭。
清代:
和瑛
朝渡雅隆江,浮梁乃舟造。山谷為我廬,又入西南奧。
深林蔽天日,人跡真罕到。凜冽刺毛骨,猬縮馬牛踔。
朝渡雅隆江,浮梁乃舟造。山谷為我廬,又入西南奧。
深林蔽天日,人跡真罕到。凜冽刺毛骨,猬縮馬牛踔。
明代:
李之標
憑高千古意悠悠,況復風煙是素秋。同社幾人今聚散,暫時勝地且夷猶。
峰回翠岫云光滿,夜轉銀河海氣流。指點家山聊悵望,可堪別袖更牽愁。
憑高千古意悠悠,況複風煙是素秋。同社幾人今聚散,暫時勝地且夷猶。
峰回翠岫雲光滿,夜轉銀河海氣流。指點家山聊悵望,可堪別袖更牽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