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。譯文及注釋
譯文
風蕭蕭地響把易水岸邊吹得很冷,壯士荊軻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。
刺殺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龍宮一樣危險啊,但是我們的英雄英勇的氣概,連仰天吐氣都能形成白虹。
注釋
蕭蕭:指風聲。易水:指水名,源出河北省易縣,是當時燕國的南界。
兮:語氣助詞。
壯士:在這里指荊軻。
鑒賞
上句即景寫風吹水寒,渲染蒼涼悲壯的氣氛。下句抒寫決死的情懷,明知有去無還,卻毅然前往,決不回顧。“風蕭蕭”有聲,從聽覺上渲染離別之際的慘烈;“易水寒”徹骨,從感覺上描狀環(huán)境的悲涼;一上一下,極盡天地愁慘之狀,更加烘托出荊軻“君子死知己”,慷慨赴國難的凜然正氣。雖寥寥十五字,卻“凄婉激烈,風骨情景,種種具備”。
猜你喜歡
-
綠遍山原白滿川,子規(guī)聲里雨如煙。
出自 宋代 翁卷: 《鄉(xiāng)村四月》
- 玉露凋傷楓樹林,巫山巫峽氣蕭森。
- 江闊云低、斷雁叫西風。
-
天容水色西湖好,云物俱鮮。
出自 宋代 歐陽修: 《采桑子·天容水色西湖好》
- 玲瓏骰子安紅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。
-
昨夜西風凋碧樹,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。
出自 宋代 晏殊: 《蝶戀花·檻菊愁煙蘭泣露》
-
自在飛花輕似夢,無邊絲雨細如愁。
出自 宋代 秦觀: 《浣溪沙·漠漠輕寒上小樓》
-
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。愛上層樓。為賦新詞強說愁。
出自 宋代 辛棄疾: 《丑奴兒·書博山道中壁》
- 風淅淅,雨纖纖。難怪春愁細細添。
- 相思一夜梅花發(fā),忽到窗前疑是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