獲罪

詞語解釋
獲罪[ huò zuì ]
⒈ ?得罪;遭罪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獲辠”。得罪;遭罪。
引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夫孺子豈獲罪於民?”
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昔此國幾興矣,以吾獲罪於 孔子,故不興也。”
宋 司馬光 《蘇主簿夫人墓志銘》:“時祖姑猶在堂,老而性嚴,家人過堂下,履錯然有聲,已畏獲辠,獨夫人能順適其志,祖姑見之必説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憲宗元和十五年》:“上服金丹,多躁怒,左右宦官往往獲罪,有死者,人人自危。”
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的階級意識》:“杜甫 在左拾遺任內(nèi),以疏救廢相 房琯 獲罪。”
國語辭典
獲罪[ huò zuì ]
⒈ ?得罪。
引《論語·八佾》:「獲罪于天,無所禱也。」
《三國演義·第一〇回》:「我獲罪于天,致使徐州之民,受此大難!」
近獲咎
反建功
※ "獲罪"的意思解釋、獲罪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- fēi háng飛航
- mù sè暮色
- lù zhōng路中
- fāng jí方籍
- huò wù貨物
- gòng yí貢遺
- jiào shòu教授
- dào wèi到位
- bǐ sài比賽
- wǎn jǐng máo宛景矛
- zhì cǎo制草
- liú shēng jī留聲機
- cái zhǔ財主
- tài píng jūn太平軍
- chuán bó船舶
- ēn duàn yì jué思斷義絕
- fāng xiāng tīng芳香烴
- hā lǐ fā哈里發(fā)
- dāng dài當(dāng)代
- dǎ jī打擊
- mín xiàn民獻
- niǎo jī pào鳥機炮
- jié chá節(jié)察
- xíng jǐng刑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