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哲保身
詞語解釋
明哲保身[ míng zhé bǎo shēn ]
⒈ ?原義是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,有褒義。現在則指為了保住個人利益回避原則斗爭的庸俗作風,有貶義。
英be worldly wise and play safe;
引證解釋
⒈ ?原指明智的人不參與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事。后多指生怕有損于自己,回避原則斗爭的處世態度。
引語本《詩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?!?br />孔穎達 疏:“既能明曉善惡,且又是非辨知,以此明哲擇安去危,而保全其身,不有禍敗?!?br />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仁明》:“明哲保身,《大雅》之絶蹤也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杜佑致仕制》:“盡悴事君,明哲保身,進退始終,不失其道。”
宋 歐陽修 《晏元獻公挽辭》之三:“富貴優游五十年,始終明哲保身全?!?br />清 沉起鳳 《諧鐸·燒錄成名》:“君子明哲保身,而動稱好辨,僇辱及之矣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三九:“明哲保身在這危亂的時代并不見得就是智慧?!?br />毛澤東 《反對自由主義》:“事不關己,高高掛起;明知不對,少說為佳;明哲保身,但求無過?!?br />陳登科 《風雷》第一部第三九章:“明明看到 熊彬 的缺點,沒有從正面向 熊彬 提出來,是一種‘明哲保身’的思想作怪。”
國語辭典
明哲保身[ míng zhé bǎo shēn ]
⒈ ?明達事理、洞見時勢的人,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。語本后亦指為了個人得失而喪失原則的庸俗處世態度。明·梁辰魚。
引《詩經·大雅·烝民》:「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」
《浣紗記·第一二出》:「但大仇既報,吾愿已畢。今欲飄然去國,明哲保身,省得落于奸臣之手?!?/span>
近潔身自好
反飛蛾撲火 同流合污 隨波逐流
英語a wise man looks after his own hide (idiom)?, to put one's own safety before matters of principle
※ "明哲保身"的意思解釋、明哲保身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成語
-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
- huí yì回翼
- xiē lǐ xiē sōng歇里歇松
- qù qǔ去取
- bǎi kè百克
- qū guāng dù屈光度
- ān píng安平
- lù guǐ路軌
- yǎng huà gǒng氧化汞
- féng bǔ縫補
- cǎo lǜ草綠
- yī lún一輪
- zhòng xiāng眾香
-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揚揚
- zhèng zhōng正中
- tǐ tài體態
- dōng lín東林
- liù hé chéng六合城
- zhēng xiē zǐ爭些子
- huà qín化覃
- lín jū鄰居
- shuō dōng dào xī說東道西
- zhú gàn fú竺干服
- jiē guǒ結果